广东新高考报考省外_广东新高考报考省外怎么报名
广东新高考报考省外_广东新高考报考省外怎么报名
好久不见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广东新高考报考省外”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了解,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广东异地高考新政策2022
2.外省在广东参加高考要具备什么条件
3.广东考生出省读大学
4.请问广东高考报平行志愿,用外省学校来当最后一个志愿保底,这个做法合理吗?
5.广东异地高考最新规定的内容是什么?
6.广东新高考从哪一年开始实施
广东异地高考新政策2022
其他信息:
(一)高中阶段户籍从外省迁入我省的考生 。 1.考生报名时,必须出示广东省常住户口簿(2018年12月10日前迁入)和 ,并交全户人员的户口簿复印件;购房入户的,还需出示房产证,否则不予办理报名确认手续。 2.考生必须具备完整的三年高中学籍材料。高中阶段户籍从外省迁入我省的应届生,除具备原籍就读学校的学籍材料外,还必须具备在我省就读期间完整的学籍材料,否则不准报考。对弄虚作假而取得报名资格的考生,一经发现,取消报名资格。 3.应届生必须填写《广东省2019年普通高中毕业生学籍户籍审核登记表》(见附件6),并按《关于做好高中阶段户籍从外省迁入我省2011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学籍户籍复核工作的通知》要求办理有关手续;往届生须填写《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 考试报名资格审核表》(见附件7),并由户口所在地县(市、区)公安局、招生办公室审核盖章。 (二)符合条件在我省报名参加普通高考的随迁子女 。 应根据《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高考有关的通知》要求,在高考报名前提供本人 、居民户口簿和相关的资格证明材料由所就读的中学初审,并由市或县(区)招生办汇总后,分送相关职能部门审核,并办理《广东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高考报名资格审核表》。 审核通过的随迁子女应在预报名时间内在报名系统上输入《广东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高考报名资格审核表》的相关信息,并在报名确认时(或各市招生办确定时间)持本人 、居民户口簿及相关的资格证明材料和审核通过的《广东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高考报名资格审核表》按要求到就读学校所在地的市、县(市、区)招生办公室 的报名点(中学)办理报名确认手续。 资格证明材料主要包括随迁子女父母的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居住证及社会保险缴费证明等材料。不符合在我省报名参加普通高考条件的随迁子女,所在中学应及早做好解释和学生分流工作,引导学生尽早回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报名,以免错过,尤其是艺术类考生,因艺术术科考试时间较早,一旦错过将无法补报。
外省在广东参加高考要具备什么条件
法律分析:
深圳市参加高考需要的条件
下列人员可以在我市报名普通高考: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高中阶段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的同时,还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广东省深圳市户籍,且出生后 申报户口登记在广东(即 号码的前两位为44)。
(2)具有我市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实际就读,且父母一方(或法定监护人,下同)属于符合《广东省人才优粤卡实施办法(试行)》(粤府〔2018〕96号)规定的人才优粤卡持有人,或是经省或地级市人民政府认定的符合《 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粤发〔2008〕15号)规定的高层次引进人才。《广东省引进人才实行〈广东省居住证〉暂行办法》(粤府〔2003〕81号)自2018年12月1日起已依法废止,不再适用。
(3)具有我市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实际就读,且父母一方属于驻粤部队现役军人。
(4)户籍从外省迁入我省的考生,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在我市正常报名参加高考(可报考本科和专科)。
应届毕业生具有我市高中阶段学校连续3年学籍(时间计算到2020年8月31日)并实际就读的。
应届毕业生高二年级开学前学籍迁入我市(截止时间为2018年8月31日)并实际连续就读,且在高二年级开学前户籍从外省迁入我市(截止时间为2018年8月31日)的。
户籍从外省迁入我省,如符合以下情况之一,2020年高考报名时,应届生不受学籍限制,往届生不受毕业1年限制,可以在我省正常报名参加高考(可报考本科和专科)。
A、考生(含应/往届毕业生)父母双方均具有广东省户籍的`。单亲家庭考生监护人具有广东省户籍的。
B、考生(含应/往届毕业生)父母只有一方具有广东省户籍,但其确实在广东工作,并能提供在我省具有稳定就业证明(含工作调动函、工商企业登记证、在广东省社保医保缴纳证明等)的。
C、往届毕业生户籍从外省迁入我省满18个月(时间截至2020年8月31日),且2019年已在我省参加普通高考的。
(5)具有我市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实际就读,符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省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2〕137号)报考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6)具有我市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实际就读,持有香港或澳门居民 ,同时持有《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的香港籍、澳门籍学生。
(7)具有我市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实际就读,持有在台湾居住的有效 明,同时持有《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的台湾省籍学生。
(8)在我市定居,具有我市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实际就读,且持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 居留证》的外国侨民。
(9)在我市内地新疆高中班就读的毕业生,可以在我市报名参加普通高考,但不在我省高考录取。
(10)在我市就读,符合《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内地西藏新疆中职班应届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有关工作的通知》规定的内地新疆中职班应届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3+专业技能课程 ”考试。
(11)在我市就读,符合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数学英才班等报考资格的非高三毕业班学生,可根据招生院校提供的资格考生名单报考,考生如需参加文化课 考试,考试成绩只能作为报考高校少年班或数学英才班等的录取依据,不能作为当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其他院校录取的依据。
法律依据:
《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 各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局机关各有关处室,市局直属各有关事业单位(学校):
为做好我市2021年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工作,进一步深化中考中招制度改革,规范高中学校招生行为,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粤教考〔2017〕15号)及《深圳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深教规〔2018〕4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现将我市202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考”)及高中阶段学校(含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下同)招生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报名
(一)报名时间
中考报名时间为2021年3月24日至31日。
(二)报名条件
1.具有我市户籍的初中毕业生,可以在我市报名参加中考。
2.符合条件规定的非本市户籍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可以报名,具体条件详见《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1年中考报名工作的通知》。
3.高中阶段学校在校生不得报名。
(三)报名办法和要求
1.本市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就读学校集体办理报名手续。2021年继续实行网上报名,各学校要开放计算机房,为本校考生报名提供方便。
2.符合我市中考报名条件的深圳户籍往届生、在市外就读的深圳户籍应届初中毕业生通过互联网提交报名资料,由户籍所在区(含新区,下同)教育行政部门所设的报名点网上审核报名。
3.学校及报名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报名。如有违反者,将严肃查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4.各区(含新区,下同)教育行政部门、各有关学校(报名点)要严格审查报名材料。对不符合报名条件、弄虚作假而被录取的考生,一经发现,取消其录取资格;已经到录取学校报到注册的,取消其学籍,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考试
(一)考试科目、时间与成绩呈现。
1.全市中考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与化学(合卷)、历史与道法(合卷)、 。
2.考试时间:
(1) 考试于4月13日至30日进行。
(2)英语听说考试于5月15日至16日进行。
(3)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与化学(合卷)、历史与道法
(合卷)考试于6月26日至28日进行。
(二)考试时间
注:全国 高考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以教育部公布的为准,如有调整,我省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考试安排将做相应调整。
2021年夏季高考的美术、书法、广播电视编导类专业术科统考已于2020年12月6日举行。
(三)录取工作
1.招生批次及志愿设置。
2021年夏季高考分为提前、本科、专科(高职)三个批次。
(1)提前批次。
提前批次分为本科提前和专科提前两个部分。本科提前部分安排在普通本科院校录取开始前进行,专科提前部分安排在普通本科院校录取结束后、普通专科院校录取开始前进行。
本科提前部分包括空军招飞院校,军检院校(含需政审、面试、体检的军队、武警、公安、司法、消防、民航招飞院校),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含参照)及经批准的本科院校艺术专业,经批准的非军检本科院校的师范、农林、小语种等专业,本科层次的教师专项计划和卫生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综合评价等特殊类型招生院校。
专科提前部分包括专科提前院校和专科层次卫生专项计划。
志愿设置。
本科提前部分院校志愿设置:空军招飞院校设1个志愿;军检院校(含需政审、面试、体检的军队、武警、公安、司法、消防、民航招飞院校)设10个平行志愿;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含参照)及经批准的本科院校艺术专业的“统考+校考”设1个志愿、校考设1个志愿;经批准的非军检本科院校的师范、农林、小语种等专业设20个平行志愿;本科层次教师专项计划设10个平行志愿;本科层次卫生专项计划设10个平行志愿;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综合评价等特殊类型招生设1个志愿。
专科提前部分院校志愿设置:专科提前院校设5个平行志愿;专科层次卫生专项计划设10个平行志愿。
(2)本科批次。
本科批次包括普通类本科院校(含地方专项计划、少数民族班、各类预科班)、艺体类本科院校。
志愿设置:普通类本科院校(含地方专项计划、少数民族班、各类预科班)设45个平行志愿;艺体类本科院校统考设20个平行志愿;艺术类本科院校“统考+校考”设2个顺序志愿;艺术类本科院校校考设2个顺序志愿。
(3)专科(高职)批次。
专科(高职)批次包括普通类专科院校和艺体类专科院校。
志愿设置:普通类专科院校设45个平行志愿;艺体类专科院校统考设20个平行志愿;艺术类专科院校校考设2个顺序志愿。
以上各批次各类型院校均实行院校专业组投档录取模式,每个院校专业组包含6个专业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2.计划编制。
各院校按院校专业组方式编制在粤招生计划。院校公布计划须具体编制到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不分省计划的特殊类型招生专业,按 有关规定执行。
(1)院校根据招生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需要,在物理、历史2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提出1门要求,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再提出不超过2门科目要求。院校专业组由考试科目相同、招生条件要求相同的若干专业组成。
(2)普通类专业分普通类(物理)、普通类(历史)两类,分别编制院校专业组及招生专业计划。
(3)艺体类专业 编制院校专业组及招生专业计划,不分物理、历史。
(4)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同一院校考试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可以设在同一个院校专业组内,也可以分设在不同的院校专业组中,但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考试科目要求必须相同。院校在安排院校专业组时,原则上同专业组内各专业要求(含 、身体条件、外语语种等)应相同。
(5)专科(高职)批次除部分有特殊要求的专业需单独编组外,其他专业原则上只分普通类(物理)、普通类(历史)、艺体类(不分物理、历史,按术科类别区分为不同的组)三大类组合。
3.志愿填报。
(1)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除强基计划外,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批三个批次同时填报,分开录取。具体志愿填报时间及安排另行通知。
(2)考生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填报志愿,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独立的志愿、一个投档单位。可以填满所有可填志愿,也可以只选择填报部分志愿。
(3)志愿填报要求:
考生应根据本人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及考试成绩,合理选择各批次具备填报资格的志愿,填报志愿时务必仔细阅读相关院校的招生章程,了解招生专业对选考科目、身体条件、成绩要求等规定。因未认真阅读院校招生章程,填报了不符合报考条件的志愿,导致不能被录取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考生对照院校专业组提出的选考科目要求填报志愿。院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分为首选科目要求和再选科目要求。首选科目要求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确定;再选科目要求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确定。
考生的首选科目须符合高校对首选科目的要求。选考物理的考生只能填报物理科目组合下的院校和专业,选考历史的考生只能填报历史科目组合下的院校和专业。
再选科目要求。高校对再选科目的要求分为四种:
一是不提再选科目要求的,符合首选科目要求的考生均可报考;
二是提出1门再选科目要求的,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方可报考。如某校某专业对化学科目提出要求,符合首选科目要求且选考化学的考生才能报考;
三是提出2门再选科目要求且均须选考的,考生须同时选考这2门科目方可报考。如某校某专业对化学和生物学科目提出要求,符合首选科目要求且同时选考化学和生物学科目的考生才能报考;
四是提出2门再选科目要求但只需选考其中1门的,考生选考该2门科目中的任意1门即可报考。如某校某专业要求考生选考化学或生物学科目,符合首选科目要求且只要再选科目中有化学或生物学科目的考生即可报考。
填报高校专项计划、综合评价、地方专项计划志愿的考生须在公示合格名单中;填报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志愿的考生须先取得相关院校特殊类型招生资格、公示无异议,且高考成绩达到相应控制线。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综合评价4类志愿之间不得兼报,考生只能选择其中一类进行填报。
同批次普通类与艺体类不得兼报,考生只能选择其中一类进行填报。
征集志愿填报。对未完成招生计划、参加征集志愿的院校(专业),由省招办 公布征集志愿资格线。高考成绩在征集志愿资格线上且未被录取的考生才能填报征集志愿。
4.投档原则。
各批次各类型院校实行院校专业组投档录取模式。普通类分物理、历史两类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录取;艺体类不分物理、历史按计划类别 划线,一起投档录取。
(1)普通类专业依据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 高考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门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艺体类专业依据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 高考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门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及相应专业术科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投档时,省招办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提供给招生院校。综合素质评价情况具体使用办法由招生院校在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确。
(2)符合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综合评价等特殊类型招生资格,且高考成绩达到相应控制线的考生,全部投档给院校,由院校按照招生章程公布的原则进行录取。
(3)不安排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组,投档时不含政策性加分。
5.投档排序及同分处理。
(1)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合成总分(含政策性加分)从高到低确定投档位序。合成总分(含政策性加分)相同时,比较“3+1+2”考试科目总分(不含政策性加分)高低,高者优先。
(2)“3+1+2”考试科目总分(不含政策性加分)仍相同时,按以下原则进行排列:
第1位序,比较语文加数学两门合计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2位序,比较语文和数学两门中的单科较高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3位序,比较外语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4位序,普通类专业按选考物理、历史分开两类比较物理或历史成绩高低,高者优先;艺体类专业比较术科统考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5位序,比较两门再选科目中的单科较高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6位序,比较两门再选科目中的单科次高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7位序,单科成绩均相同的同时投档。
6.录取原则。
(1)投档后,院校按院校专业组投档结果进行专业录取,录取办法由院校在招生章程中公布。
(2)当考生所填专业均已录满时,院校依据考生填报的是否服从专业志愿调剂情况进行专业调剂录取。专业调剂录取只能在考生被投档的院校专业组内未录满专业中按院校录取原则进行调剂录取。
(3)因不服从专业志愿调剂,不符合专业录取条件(身体条件、文化课成绩、单科成绩等要求)不能被录取的考生,由院校作退档处理。
(4)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综合评价等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线按照普通类(物理)、普通类(历史),参照往年文理科类本一或本二批次院校招生计划比例分别划定。主要用于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综合评价等特殊类型招生以及其他有相应文化成绩要求的院校(专业)招生录取参考。
(5)同一院校的不同院校专业组间的计划不能调剂使用。如生源不足,须在征集志愿阶段,经研究决定未完成计划的使用原则。
三、春季高考
2021年春季高考包括高职院校依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招生录取(下称:依学考)、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职毕业生“3+专业技能课程 ”考试招生(下称:3+ )、高职院校自主招生、面向初中毕业生的中高职贯通五年一贯制和三二分段招生,共5种类型。依学考和3+ 招生考试按本方案执行,另外3种类型的招生考试工作另行通知。
(一)考试安排
依学考考试安排按《关于做好2021年1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粤考院函〔2020〕131号)执行,依据该次考试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进行录取;3+ 考试安排按《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职毕业生“3+专业技能课程 ”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粤招办普〔2020〕43号)执行。
(二)录取工作
春季高考实行院校专业组投档录取模式,除3+ 本科批次、西藏新疆班外,每个院校专业组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1.招生批次及志愿设置。
(1)依学考不分批次,分普通类(不分物理、历史)、艺体类(分音乐类、美术类、舞蹈类、广播电视编导类、 类5类,下同,艺体统考类别由招生院校划分不同的专业组进行区分)2个类别。普通类设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艺体类设1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普通类与艺体类不得兼报,考生只能选择其中一类进行填报。
(2)3+ 分本科、专科(高职)两个批次。本科批次设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1个专业志愿,不设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专科(高职)批次按考生类型分中职生批次设3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退役军人批次设1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西藏新疆班设1个院校专业志愿,1个专业志愿,不设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2.计划编制。
院校按照院校专业组编制招生计划,招生计划须具体到各专业。一所院校可设置多个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包含若干个专业,但同一专业只能在一个专业组。其中,艺体类要按照音乐类、美术类、舞蹈类、广播电视编导类、 类5个统考类别进行编组。
3.投档录取。
省招办根据生成的院校专业组数据,以院校专业组为投档单位,结合考生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志愿和考生总分排位进行投档,由招生院校根据招生章程进行录取。若考生无法录取到所填报的专业,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只能调剂到该专业组内未完成计划的专业;不服从调剂的考生,作退档处理。
4.投档排序及同分处理(不含3+ 本科批次)。
(1)根据考生春季高考成绩合成总分(含政策性加分)从高到低确定投档位序。总分(含政策性加分)相同时,比较语文、数学、英语3门科目合计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高低,高者优先。
(2)语文、数学、英语3门科目合计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仍相同时,按以下原则进行排列:
第1位序,比较语文加数学两门合计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2位序,比较语文和数学两门中的单科较高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3位序,比较英语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4位序,依学考艺体类专业比较术科统考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高考综合改革工作,将其摆在更加 的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及时研究解决高考综合改革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风险防控和舆情应对,保障高考综合改革平稳顺利实施。要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高校的工作职责,建立工作台账,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各阶段工作按计划完成,确保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狠抓贯彻落实
各地、各校要全面贯彻落实 和省高考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条件保障,加大人财物投入力度,大力完善高中办学条件,大力推进标准化考点建设,逐项落实考试报名、招生录取各环节工作,特别是要提高信息化水平,夯实改革技术支撑。按照 和省 部署,认真组织模拟演练,开展适应性测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工作流程,切实为高考综合改革平稳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三)加强宣传培训
各地、各校要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提升政策公众知晓度,开展教育行政部门、考试招生机构、高校、高中学校、考生家长线上线下的宣传解读和培训,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特别是要优化服务水平,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考生志愿填报咨询指导,努力营造高考综合改革的良好氛围。
广东考生出省读大学
出省的好处:
能走多远走多远
不知道那些选择在省内读大学的孩子,有多少是出自自己的选择。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丰富的阅历有助于一个人快速独立地成长。对于这个话题,我的观点是:能走多远走多远。
现在开始上大学的孩子,大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独生子女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家长爱护太多,欠缺独立生活能力。笔者单位有个来实习的大四女学生,每在市内有外出采访任务,需要自己抵达,十次有五次无法独立抵达,甚至还需打电话让妈妈开车接送,妈妈居然也甘之如饴,让我们这些“老大学生”大跌眼镜。这样的状况在“90后”中恐怕不在少数。
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我们的孩子,被过度地保护,正在逐渐失去独立生活工作的能力。在外省上大学,每次寒暑假辗转乘车,每个周末彻底融入同龄人生活,可以有效锻炼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和走向社会的勇气。
在外省上大学有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江门,地处广东一隅,不通铁路,不通飞机,有个别在江门土生土长的年轻人甚至没见过火车是什么样子。广东属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海派文化相比,有着 的个性。在岭南文化浸*中长大的孩子,如果不趁这时候跳出本土文化,去接触北方各种 文化,还有什么机会可以深刻了解另一种或另外多种文化?文化的体味,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的“文化游”是体会不到其中三味的,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在冲击中在对比中才能了解到另一种文化的特点,而这时,再回首看自己的本土文化,会有不一样的深度与感受。
刚上大学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候让他有机会拥有一种开阔的视野至关重要。如果有可能,把孩子送得远一些,再远一些,能走多远就走多远,我们的孩子会独立,会成熟,会长大,会拥有一双击流中水的雄鹰的翅膀!(灼灼)
大胆地向远方出发吧
我的家乡在中国地图的东北端。当年填报大学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把目光投向远方。我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离开,到远方,到更远的远方。最终,我如愿以偿地来到祖国的南部读书。
那真是漫长的旅途!坐着火车辗转穿越三个晨昏,才能到达目的地。
可是至今想来,我一点也不后悔。
永远都记得 次坐上火车离开家门。我拿着地图,对着京哈、京广线的站名,一个一个数下去。到站了,就下去蹓一圈,把地图上的名字变成脚下的土地。也是在这一次,我真正明白了,中国真大,故乡与外面的 真不同!
然后,在异乡生活了4年,在家乡与大学之间的铁轨上横越了8次。对于南方、南人,北方、北人,有了更深的体悟,对于地域、文化、风俗,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知道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的差异很大,人的差异很大。这个 是一个多元的存在。同时,我也知道,我的眼睛“宽”了,我的心“广
”了,我的目光不再“惊慌”了。
说了这么多,我只是想说,离开本土文化,对于一个年轻人的成长,是非常有必要的。
读大学,如果只为了读一个专业,找一份工作,其实在哪里读都大同小异。从经济的角度看,在家乡或许更好,可是读大学,真的只是为了这些吗?
不然!
读大学,当然为了继续深造,可是我们还需要在大学中学会交往,学会生活,学会休息,学会思考,逐渐建立人生目标。到省外读书,生活在一个异文化环境中,这无疑有助于增加一个年轻人内心的深度和厚度, 地提升素质。
所以,当你有条件到省外上大学,就大胆地向远方出发吧!外面的 会让你更精彩! (闲云)
走出去,看看外面
到底去省外上大学好,还是在省内呢?其实,对于广东省以外的高考考生来说,这个话题真的不足以拿出来讨论。为何在广东省,这个话题能这么煞有介事拿出来讨论呢?笔者认为,这与广东人的本位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个很搞笑而又很幼稚的笑话。一位“80后”的女生,生于江门,长于江门,连念大学也在江门。这女孩也算个新新人类,可是提及外面的 ,她竟然无知得可怕。她的男友是江浙一带人,某次跟着男友回老家,回来后她大发感慨:想不到有比广东还要发达的地方啊!笑话归笑话,却真的很能说明一个问题:广东人的眼光太短浅了。
不可否认,广东曾经是老大,经济发展走在全国最前沿。况且不去论今日广东发展之态势,且去看看外面 的迅猛发展吧。君不见,改革开放30周年来,全国各地经济发展之迅猛,足以令广东刮目相看。
所以,笔者认为:如果广东生源的大学生们能有机会,不妨走出去看看。走出去的好处也着实多多,一是可以看看外面的繁华 ,受受“刺激”;二是有机会让习惯了一口白话闯 的广东人,能够“镀镀金”,早日在区域内实现全面“推普”。此外,考生能够借着上大学的机会,远离父母,外出闯闯,这对于习惯了父母保护的“90后”一代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当然,笔者并不是建议高考考生刻意根据省内还是省外的区分来选择大学。其实,只要是合适的大学,管他省内省外又何妨呢?(易心)
只要够 不妨出去读
高考结束后,我市考生大多数热衷于进入本省的高校就读。其实这种现象不仅广东存在,外省也一样。笔者的外甥女,今年考大学,她母亲就给她报了本省的一所二类大学。问及原因,她说:“今年我的专业课考得一般。我想去的那所外省学校在河南只招几个名额,担心考不上,还是求稳吧。”
想想也是,考生及家长,多半是经过综合考量,才决定填报省内还是省外高校的。
在本省读大学,利的一面当然很多: ,广东省高校招收本省名额较多,容易被录取一些。第二,现在的孩子多半都是独生子女,在本省上大学,孩子可少受一些苦。第三,现在的孩子就业,很多要看家长的本事。在本省,家长多少还有点人脉关系,如果孩子独自到外省闯荡,家长担心其将来难以找到好工作。第四,在本省读大学,显然更经济一点。
但正所谓有利就有弊,如果你的孩子很 ,那么在哪里读书更适合其发展,就应该成为问题的核心。如果孩子有本事考到国外,或者中国北方的北大、清华、复旦等国内 高校,你会因为高投入而放弃让他去就读吗?显然多数家长,都会咬紧牙关支持孩子实现梦想,而且,北方一些大学有很多名师,这是广东省内的很多大学无法企及的。
有些孩子很懂事,知道家里经济条件一般,报名时会主动选择本省的大学,或者对自己的理想“分步走”,我把它称作“曲线救学”。昨天,笔者和外甥女交流这个问题时,她就说:“我本科在省内读,锻炼一下自我管理和勤工俭学的能力。如果能读研,就一定考到外省去读。”(凡雨)
去省外上大学好
笔者认为,假如考生成绩拔尖,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应首选省外的 大学。相反成绩一般,家庭经济拮据的,选择离家较近的省内院校也是可以理解的。一般来说,省内院校的学习成本相对较低,况且,省内也不乏全国 大学。
但总的说来,笔者认为,还是在省外上大学好,古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省外上大学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更能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处理事务能力等多方面素质和能力,这样以后会更受用人单位青睐。有人说,“在外省身边连个讲广东话的人都没有,很难融入外地人的圈子”,我觉得这是不成立的。
笔者大学的一个同学就是广东潮州的,在大学期间,他学说重庆话很地道,连重庆本地人都以为他是重庆人。据笔者所知,在外省就读的广东学生大多数都能与外省学生相处融洽,不能融入外地人的圈子只是个别人的自身问题。这也恰恰反应了这些人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
很多考生认为在本省地读大学后,在本省找工作会比较容易,所以放弃报考外校。其实,随着招聘的开放性和人才的流动性,省内各企业的招聘越来越倾向于全国招聘,大企业甚至对外省名校毕业的学子更加青睐。
请问广东高考报平行志愿,用外省学校来当最后一个志愿保底,这个做法合理吗?
可以。但外省的未必分数线就低。
平行志愿录取时,各个志愿对于录取学校有同等的效率,都相当于 志愿。如果不够 志愿学校的提档线,就看第二志愿学校的提档线,直到找到一个志愿的提档线不高于你的分数,就把档案放到这个学校。
学校的提档线指这个学校录取的最低分,一般都要高于分数线。比如假定分数线是500分,那么北大、清华的提档线可能有600分,复旦、南大的提档线可能是550、560 分。
因此,在报考时,要拉开差距(各个学校的提档线,不要都报同样的学校),如报了北大,就不要报清华,但可以报北航、北工大;报了复旦就不要报交大和南大,但可以报同济、上海理工大学。
我不给你具体建议,因为这种建议不一定符合你的情况。只给你一般性建议,相信对你会有好处:
选择专业应做到六要六不要:(1)不要望文生义,而要了解专业目录及内涵。(2)不要只追热门,而要因人制宜分析就业前景。(3)不要一厢情愿,而要量力而行、留有余地。(4)不要就专业论专业,而要分析学校的专业竞争力。(5)不要用选学校代替择专业,而要把握专业录取办法。(6)不要看到就是宝,而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善于思考。
选专业时要避免几个盲区, 不要扎堆热门专业,第二要认清专业本身,要了解所选专业具体是做什么的,有些什么课程,也要了解其专业未来的发展,第三,不要忽略自己的潜能,自己没有尝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近日公布了最新的2011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统计结果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2个本科专业的毕业生规模最大,都在5万人以上,其中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会计学的毕业生规模超过10万人。
这12个专业分别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艺术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临床医学、工商管理和会计学。
选对专业是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不论考生是否有明确的专业倾向,都需要从了解专业入手。而考生家长为了填报志愿了解专业,与 学者搞教学科研、做行业研究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在此,提供几点建议,供大你参考:
了解专业的内涵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二稿),从这个专业目录里,考生和家长可以初步了解到,目前我国大学本科设有12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每个学科门类下面设有专业大类,专业大类下是各个专业,共469个。其实考生家长所要了解的本科专业都包含在这469个里。在了解某个专业的内涵前,首先要全面了解专业大类以及各大类中有哪些专业,把握专业的整体情况,才能对所选专业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在了解专业大类的基础上,考生家长还要深入了解各个专业的内涵,不能仅从专业的字面意思揣测专业,也不能道听途说。所谓专业的内涵,指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上关于专业的介绍。)
以往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因为不了解专业内涵、混淆专业名称而报错志愿的情况屡有发生。一些考生喜欢选择那些名称好听、时髦的专业,升入大学后,却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产生厌学心理。
每个高校每年的招生专业从十几个到几十个不等。不少专业的名称并不能反映出专业的实质和将来的职业。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计算机科学”这两个专业的名称很相似,但是一个是属于工学电气信息类,一个是属于理学数学类。不论是主修课程还是将来的就业领域都是大不一样。还有一些专业名称很难从字面上了解其专业性质的,比如,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属于化学与制药类,化学生物学属于化学类。另外,有的专业侧重于与就业挂钩,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有的专业则侧重基础理论,适合继续深造学习。这些都需要考生家长心理有数。
因此,了解专业内涵,可以避免或减少想当然、望文生义填报志愿所带来的后悔与无奈。
课程设置情况
通常某一个专业会有多所高校开设,比如计算机专业在我国有500多所高校开设,而各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也不尽相同,但该专业的主干课程在这些高校中都会开设。考生家长在选择专业前,应该先了解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这样才能根据考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来确定专业。
因为不少专业的核心课程都是与中学各学科相对应,比如,擅长数学的同学,可以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学、金融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物理和数学成绩都不错的同学,可以选择机械类、电气信息类、土建类、航空航天类里面的专业;喜欢化学的同学,可以选择材料科学类、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等专业;对生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农学、医学之中的专业;喜欢文学和外语的同学,可以选择文学、新闻学和外语教育等专业等等。
除了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外,考生家长还要了解各专业的学习年限,虽然大部分本科专业都是四年制,但有少数专业的学习年限有所不同,比如,医学类专业一般需要学习5-8年,了解专业的学习年限,可以在报考时有充分的的心理准备。
专业的就业方向
我国的大学教育基本是专业教育,高考志愿时报考的的专业,可以说是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出了 次选择。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对口工作,既可以将大学的知识学以致用,也可以更快的适应职场生活。如今出现不少大学生毕业“转行”的现象,往往是当初选择专业时了解不够。在选择专业时,考生和家长必须要认真的了解该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什么工作,可以在哪些行业发展。
值得考生和家长注意的是,职业工作内容往往与专业学习内容差别很大。喜欢学习专业内容,不意味着喜欢职业工作内容。比如土木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力学知识、数学知识,对几何绘图能力有一定要求。如果一个男同学在高中阶段擅长这几项,学习土木工程专业自然是很得心应手。但是,如果这位同学不喜欢经常到房屋建筑工地、道桥施工地跑现场的话,那么将来他未必喜欢从事土木工程师这个职业。
填报志愿时选择考生感兴趣的专业,并明确专业的就业方向,那么,在考生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无疑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毕业生就业情况
面对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已经成了众多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的导向。
社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并不平衡,这些专业的供求状况,在不同学校、不同学历层次的表现不一样,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那么,考生和家长就要对某专业社会需求情况有一个前瞻性的了解,还要着重了解欲报考院校某专业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明白,表面看起来热门的专业,就业率不一定高。一项调查显示,2010届本科大学生签约率排名前十位的专业为:能源动力类、化学类、机械类、化工与制药类、土建类、电气信息类、工程力学类、材料科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这十类就业率高的专业,多为报考时的冷门专业,在一些专业中,90%以上为调剂生。而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却成为就业时却遭遇尴尬,比如,法学、医学、国际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十大类就业率高的专业,往往学习难度大、工作环境艰苦、成功感低,降低了进入这些专业的学生数量,就业率自然上升。
考生和家长要了解所选专业的就业情况,一般可以从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就业状况、社会调查机构的相关数据、专业所在高校的就业情况、专业行业的统计数据、招聘网站的供求情况等几个方面着眼。
高校开设情况
选定了心仪的专业后,考生和家长还要了解哪些学校开设这个专业,是否在你省(市、区)招生等情况。另外即使是同一专业,由于各高校在培养特色和优势研究方向上也有很大不同。
广东异地高考最新规定的内容是什么?
广东异地高考最新规定,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2013年11月21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并开始向社会征求意见。
《办法》明确随迁子女2016年起可报名高考,也明确了“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的标准。《办法》称,随迁子女是指跟随父亲或母亲在广东省生活、就学的非广东省户籍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广东省户籍就业人员子女。
异地高考仍按“三步走”
2012年12月29日,广东出台异地高考方案,确定从2013年开始分步实施随迁子女就地升学考试,相关工作分三步实施:
步:2013年起
通过积分入户广东省的异地务工人员、高技能人才,其随迁子女不受入户年限、就学年限等限制,可在广东省报名参加高考,并可与广东省入户地户籍考生同等录取。
第二步:2014年起
经县(市、区)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认定的在广东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持有广东省居住证、按 规定在广东省参加社会保险累计 3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其随迁子女具有广东省中职学校3年完整学籍的,可在广东省报名参加高等职业学院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招生考试(即:“3+专业技能课程 ”考试和高职学校对口自主招生考试),并可与广东省户籍考生同等录取。
第三步:2016年起
经县(市、区)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认定的在广东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持有广东省居住证、按 规定在广东省参加社会保险累计 3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其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中考并在父母就业所在城市具有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的,可在广东省报名参加高考,并可与广东省户籍考生同等录取。
广东异地高考最新规定
最新《办法》与“三步走”内容一致,实施时间、所设条件相比都没有变化。在最新《办法》“第三步”的条件阐述中,仍然规定:符合参加高考升学考试准入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按要求办理报名手续在广东省参加高考的,与广东省户籍考生同等录取。
不过,《办法》对“随迁子女在父母就业所在城市具有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的表述略作修改,加上“或”字,改为“随迁子女在父亲或母亲就业所在地市具有高中阶段学校3年完整学籍”。而《办法》在其他相关条文中,相关称谓也表述为“父亲或母亲”,使条件阐述更为清晰。
异地高考怎样报名
1.《办法》要求,需在广东省参加高考的随迁子女,应当在高考报名前向就学所在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应证明材料。
2.由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负责汇总,并分送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房地产)、公安、教育等职能部门,由各职能部门根据准入条件,进行审核、认定。
3.各职能部门审核后,在规定时间内将有关名单反馈回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由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各职能部门的审核结果,确定报考名单。
4.所确定的报考名单由学籍所在中学公示,对公示结果有异议并经审定不符合报考条件的,不予办理报考手续。
(注:进城务工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累计年限的计算截止时间,为其随迁子女当年高考报名规定时间。)
异地考生如何借考
《办法》规定,对不符合异地高考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经户籍所在地省级招生办公室同意,2014年起可在广东省借考。
不过,借考考生应向户籍所在地省级招生办提出书面申请,经户籍所在地省级招生办同意,方可在广东省其父亲或母亲就业所在地市借考。报名时,随迁子女应出示户籍所在地省级招生办同意的有关书面材料,在规定时间内到其父亲或母亲就业所在地市招生办办理高考借考手续。
此外,在广东省借考的随迁子女应回到户籍所在省(区、市)参加录取,具体录取要求和标准由户籍所在地省级招生办确定。
新方案三个细则
个细则:买房租房都算“合法稳定住所”
2012年公布“三步走”方案时,不少市民疑惑,如何认定进城务工人员有“合法稳定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租房算不算有合法稳定住所呢?是否要买了房才能参加异地高考?
《办法》明确,进城务工人员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认定为在广东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在广东省范围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或在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了就业登记;在广东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领取营业执照从事合法个体经营或其它商业活动。
而具有“合法稳定住所”的标准是:在广东省拥有自有住房的(具有房地产权证、购房合同、房屋拆迁补偿协议等之一);在广东省合法租赁住房的具有有效期内且已在县级以上房屋租赁管理部门或房屋所在地街道(镇)出租屋管理中心及其他授权办理备案机构办理了登记备案手续的房屋租赁合同,或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
第二个细则:材料造假将不准报考
《办法》强调,如果随迁子女的有关材料及有关证件不齐备或弄虚作假的,一律不准报考。对弄虚作假取得报名资格的随迁子女,一经发现,取消报名资格。已被录取的随迁子女,一经查实有关证件不齐备或弄虚作假的,取消录取资格。
第三个细则:户口簿 要同名
另外,随迁子女报名参加高考,应使用户口簿上的现用姓名(须与 同名)报名,并以此作为考试、录取的依据。随迁子女因本人填报的信息错漏造成无法考试、录取的,其责任由随迁子女本人自负。
广东新高考从哪一年开始实施
广东新高考从2021年开始实施。
1952年6月12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1952年暑期招收新生的规定》,规定从当年起除教育部批准的个别学校外,全国高校一律参加 考试,并严格规定了招生名额,报考条件,考试内容,命题,阅卷,录取及调配等各项要求。
批实施新高考的省份就是浙江和上海,时间是从2014年开始,也就是说,在2017年这两个省份的考生已经完成了 次新高考。
第二批实施新高考的是北京、山东、天津、海南四个地区,已于2017年9月开始启动,也就是说在2019年高考时,上述四个地区的考生将参加改革后的 新高考。
第三批实施新高考的地区也就是在2018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时开始启动,这些省份分别是重庆,辽宁,福建,湖南,湖北,广东,河北,江苏。这些省市的考生将在2021年参加 新高考。
指的是2021届。具体规则如下:
1、从2021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
2、外语考试可参加两次,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
3、实行基于 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好了,今天关于“广东新高考报考省外”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广东新高考报考省外”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