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怎么样学校概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到底好不好?口碑怎么样。值得一读吗。高考填报志愿时,这些都是广大考生和家长们比较关心的问题,以下是整理好的校友评价、学校排名、学校简介等,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学校真实情况,欢迎参考!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好坏口碑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中国四大重点外语学院之一,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习氛围浓厚,食堂好吃不贵,宿舍有空调,配套设施完善,周围交通便利,就业率高。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多为北大、北外博士,教学认真负责。口碑2:作为一所以语言系著称的学校,在这里学习的学生素质高,学习也容易。学生们也通过各种竞赛,讲座在这里有了很大的提高。日语专业是北二外的王牌专业,师资力量非常强,研究非常投入。语言的学习需要学习者静下心来研究,小而美的校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口碑三:我们学校以小而美著称,因为占地面积的问题只能叫学院不能叫大学,学校虽然不大,但是各种设施齐全,特别是各种风味的食堂在北京非常有名,让同学们流连忘返我经常回母校吃饭。学校的假期还很长,食堂也很好吃,教室里的设备比较新。我觉得我们的专业很不错。老师们也非常专业负责。如果对韩语或朝鲜语感兴趣,我们的专业值得选择。在我们的专业中,不仅可以学到韩语的知识,还可以感受到韩语系大家庭温暖的口碑4:学生素质高,团结一致。学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学术研讨会、专家学术讲座、竞赛活动等。抓住北京的发展优势也是其发展的好地方。口碑5:良好的学习环境,有严格的学校制度,老师对学生很负责,并且学校有丰富的课外活动,学校植物多,空气很好;老师讲课能力很好,大部分是博士毕业,平时注重教学质量,外教包括西班牙和拉丁美洲地区,学校提供实习机会,学校位于北京,对于一些竞争力强的企业内插,其他食堂很好吃。口碑6:学校很好的食堂很好吃老师很善良老师上课还是很尽力的整体学术氛围不错,大家都很爱学习氛围好,日语专业最好.我的专业毕业后,主要是外贸销售,翻译陪同或者从事教育培训工作。口碑7:小巧美观,小巧精致。现在各方面的硬件设施都有所改善,总体来说还可以啊。优点是地铁站附近,交通便利。我觉得学院的教学老师都很好,有的老师也很有亲和力,人也很有水平。本科教育精心设计,活动丰富。就业水平的本科还是不错的。口碑8:学校虽然不是985211,但是教学质量很好,学习氛围很好,位于朝阳区,小巧精致,学校的小语种和旅游管理很有名老师素质都很高师资力量雄厚,老师素质和能力都很高学校对我们的培养很好,我不后悔,我们学校的就业可能外企更多,考公务员和国企都有学校出来英语好口碑9:优点:学校学习氛围还很浓厚很多学习者都很理性熟悉未来规划的同学们大多各省高考分数越来越高,学校课程设置偏向外语无论学什么专业,很多英语课程都是从大一到大四选修,最后才能拿到双学位。只要自己努力提高,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发展平台就会成为助力,不会拖后腿。口碑10:学校学习氛围比较浓厚,注重小语种,语言类讲解会也很多。我们学校的葡萄牙语专业比较有特色,在小班上课,也有很多外国留学生。非常喜欢。以上只是部分网友的评价,但对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如何,我相信已经有了初步的判断。最后祝大家考上心仪的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根据全国排名同学会大学排名数据,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全国234位,武书联大学排名397位。大学排名所在地类型办学水平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友会234北京市语言类普通本科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武书联397北京市语言类普通本科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简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外语和旅游为优势的特色学科、文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等多学科类协调发展的著名大学,是中国外语、翻译、旅游、经贸等人才培养与研究的重要基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周恩来总理亲自提出,以原新华社外语干部学校为基础,于1964年10月成立,是全国第一所本科招生院校。先后隶属于国家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外交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旅游局领导。2000年2月,编入北京市人民政府管理。建校以来,学校秉承“明德、勤、求是、竞先”的校训精神,形成了“融海内外、兼知行”的学风、“和易以思、人文化成”的教风,积淀了深厚的学术传统,有着独特的办学经验,产生了名家名师。新中国早期资深翻译家李越然、苏琦、周锡卿、董乐山、管震湖、李传松、王志佑、王文炯、舒雨等老师在学校鼓励过。学校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西侧毗邻中央商务区(CBD),东毗邻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目前各类在校生近1万人,其中本科生6300余人,研究生1400余人,留学生近700人,一贯培养学生近1400人。现设有英语学院、日语学院、亚洲学院、欧洲学院、中东学院、高级翻译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商务学院、经济学院、政党外交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中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基础科学部、贯培学院和夏斗湖学院17个教育机构。图书馆现有藏书122多万册,年订外文原版报纸187种,中文报纸486种。电子书100多万册,数据库129个,其中中文数据库43个,外文数据库84个,自建数据库2个。学校设有本科专业45个(其中26个语言专业)、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联合培养博士点2个(与美国宾格姆顿大学共同培养翻译博士,与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共同培养旅游博士)、博士后科研站2处(分别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首都经贸大学共同建设)北京大学高精尖专业2个(旅游管理专业、外语文学专业)、北京市重点建设专业4个(外语文学、旅游管理、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国家级“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5个(英语、日语、阿拉伯语、俄语、旅游管理)、北京市“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2个(翻译、财务管理)、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2个(翻译、旅游管理),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日语,阿拉伯语,英语,旅游管理),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考试专业1个(日语)学校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和首都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多语言复语、跨专业复合”的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国际复合型人才为根本任务。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形成了“学用结合,注重实践”的办学特色。外语专业强调“技能领先,注重实训”,着力于“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训练,非外语专业依托优势外语教学资源和多元文化环境,坚持“应用导向、强化实践”,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学生国际视野开阔,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高,就业竞争力强。二外数万名毕业生,遍布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包括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商务部原部长高虎城、前副部长刘洪才、中联部副部长徐绿平、外交部原副部长程国平、商务部原副部长陈健、前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中信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常振明理事长、同济大学前副校长江波、世界旅游联盟秘书长刘世军等政界、外界、商界、文教界杰出人士。学校坚持以服务国家、首都的重要发展战略为重点,发挥学科优势,加强交叉融合,文化与旅游融合,服务与文化贸易,一带一路建设,公共政策翻译,对外文化传播,区域与国别研究积极推进政党政治和政党外交等领域创新特色研究和高层次交叉人才培养,增强新型智库矩阵建设和咨询服务特色